[1] |
韩思思,罗莹.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10 年核心期刊论文分析[J]. 大学物理, 2018, 37(6): 50-56. |
[2] |
董键. 引入计算手段,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水平[J]. 大学物理, 2018, 37(2): 47-52. |
[3] |
次仁尼玛,宁长春,陈天禄,张辉杰,汪亚平,刘茂元,高启. 构建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促进大学物理教学[J]. 大学物理, 2017, 36(6): 61-65. |
[4] |
宁长春,陈天禄,汪亚平,胡海冰. 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方法研究[J]. 大学物理, 2017, 36(4): 40-45. |
[5] |
张凤琴,林晓珑,王逍. 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物理, 2017, 36(3): 36-39. |
[6] |
. 欢迎订阅2018 年《大学物理》[J]. 大学物理, 2017, 36(11): 81-. |
[7] |
高建,周雨青,董科,刘甦. 大学物理题库建设的作用和意义[J]. 大学物理, 2017, 36(10): 1-4. |
[8] |
李晓梅,李春密,孙会娟. 中美大学物理教材难度的定量比较分析[J]. 大学物理, 2017, 36(1): 45-48. |
[9] |
陈小平,刘建强. 大学物理慕课的设计、建设与应用实践[J]. 大学物理, 2016, 35(9): 3-06. |
[10] |
张凤琴,王 丹,林晓珑. 构建大学物理低年级本科生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平台研究[J]. 大学物理, 2016, 35(9): 46-49. |
[11] |
卢荣德,程福臻.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编写思路[J]. 大学物理, 2016, 35(5): 57-60. |
[12] |
宁长春,陈 熹,索郎桑姆,汪亚平,单增罗布. 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育的一种应用方法[J]. 大学物理, 2016, 35(5): 41-45. |
[13] |
王亚芳,蒋 芸,周惟公,董爱国,张自力,郑志远. 信息化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中使用效果的研究与思考[J]. 大学物理, 2016, 35(5): 37-40. |
[14] |
马天魁;程福平;忻蓓;缪可可. 实践·创新·发展——高校物理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2015)侧记[J]. , 2016, 35(3): 64-64. |
[15] |
张孟;吴赵龙;陆慧;汪溶. 涉及无限大电介质的问题及相关讨论[J]. , 2016, 35(3): 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