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20
      
    著者文摘
    弱耗散卡诺热机的性能特性
    郭君诚 黄传昆 陈金灿
    2013, 32(11):  1-1. 
    摘要 ( 721 )   PDF (266KB) ( 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弱耗散假设,求出卡诺热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表示式,进而导出输出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由此讨论不可逆卡诺热机的一般性能特性,并简便地获得文献中的一些重要结果.
    量子束缚态问题的初值解法
    董键
    2013, 32(11):  4-4. 
    摘要 ( 754 )   PDF (435KB)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一维量子束缚态的初值解法,导出了一个引理和相关的推论,导出了在经典禁区确定初始条件的计算,进而用“打靶法”简洁直观地确定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该方法可以推广到求解多维空间径向波动方程.
    认识勒让德变换
    阎玉立 张印杰
    2013, 32(11):  8-8. 
    摘要 ( 2031 )   PDF (347KB) ( 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勒让德变换是理论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在经典力学、统计力学和热力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本科生的课程中,它变化的灵活性和形式的优雅性常常被忽视,不像傅里叶变换那样经常被应用.本文从数学形式上修改了多变量函数的勒让德变换的表述方式,得到明显的具有对称性的方程,给出了勒让德变换与偏微商的关系,然后把结果应用到经典力学,推导出正则方程,应用到热力学中,导出热力学中重要的几个热力学函数及麦氏关系等.
    非理想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矩
    高伟吉
    2013, 32(11):  11-11. 
    摘要 ( 1053 )   PDF (294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理想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矩属于非平面磁矩,利用非平面磁矩的计算公式对其他情况进行应用,并且对结论进行了讨论.
    用格林公式计算任意闭曲线边界的均质薄平板的转动惯量
    李力
    2013, 32(11):  15-15. 
    摘要 ( 857 )   PDF (246KB)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格林公式构造被积函数组,化二重积分为线积分,得到计算任意闭曲线边界的均质薄平板转动惯量的一般公式,并用该公式简捷地求出了教材上不常见的几种均质薄平板的转动惯量.
    由格林等效层定理统一求解平行线电场问题
    刘晓 陈钢
    2013, 32(11):  18-18. 
    摘要 ( 787 )   PDF (316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涉及平行无限长带电直线与无限长带电导体圆柱的静电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综述,将各种模型归于平行无限长带电直线的电场模型,根据格林等效层定理给出其他相关模型的电势和电场分布.
    用磁标势计算共焦椭圆柱形电缆的磁场
    郑民伟
    2013, 32(11):  22-22. 
    摘要 ( 606 )   PDF (328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椭圆柱坐标系的定义形式下,用磁标势结合安培环路定理计算出共焦椭圆柱形电缆产生的内外磁场.
    液氮冷却气球实验现象的解释
    李延玲[] 李新然[] 穆良柱[]
    2013, 32(11):  26-26. 
    摘要 ( 1533 )   PDF (685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实验发现充有空气的气球放人液氮后并不会发生爆炸,也不会只收缩成更小的气球,而是不断被压扁直至压平,通过与充有氮气的气球对比,并对气球中各种成分在低温下性质的分析,本文给出了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澄清了一些错误观点.
    一种新型的模拟静电场测绘仪器
    赵敏 强晓明 章韦芳 薛春燕
    2013, 32(11):  30-30. 
    摘要 ( 702 )   PDF (292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模拟静电场测绘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实验,但目前所用仪器性能难以满足模拟测绘需求,导致实验结果偏离理论较远.本文给出一种创新结构的模拟静电场测绘仪器,具有大尺度方形水槽,水平调节螺母,和横杆下压电极等结构特点.实践证明,用该仪器测绘模拟静电场,可大幅提高测量精度,增加实验内容,改善实验操作性.
    电阻传感器物理原理验证及应用设计性实验研究
    杨鑫 林晓珑 何春凤 冯毅
    2013, 32(11):  33-33. 
    摘要 ( 705 )   PDF (391KB) ( 7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3种不同应用的电阻传感器为例,通过学生创新设计性实验的方式,验证传感器的物理原理和工程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学生中开展设计性实验研究的实施模式,学生根据所学物理学原理和电子技术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查阅资料开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验证电阻传感器中的物理原理、设计传感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实验装置,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学中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有机磁效应研究实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雷衍连 唐曦 张巧明 熊祖洪
    2013, 32(11):  37-37. 
    摘要 ( 489 )   PDF (409KB) ( 3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磁效应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引入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详细介绍了有机磁场效应的背景、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并对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说明.
    全光纤混频测速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鲁池梅[] 周高星[] 刘兴云[;] 柳吴广[] 涂召亮[] 赵媛丽[]
    2013, 32(11):  41-41. 
    摘要 ( 750 )   PDF (387KB)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能直观快速的测量高速移动物体的速度,采用非接触混频测速技术,由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光经耦合器分为两路光,先后打在变速运动的物体上,由于光学多普勒效应而产生多普勒频移,最后在耦合器出口处形成混频,所得拍频信号被APD(光电雪崩二极管)检测,将蕴含速度信息的拍频信号经过放大之后,再送入ARM进行FFT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将速度曲线显示在液晶屏上,从而实现高速移动物体速度的测量.
    电磁抛投器结构仿真分析与设置
    耿勇 陈晓宁 赵金龙 张彬
    2013, 32(11):  45-45. 
    摘要 ( 757 )   PDF (829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抛投器发展现状,根据现有抛投器的技术参数,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力给抛投器提供动力的新方式.综合分析电磁发射技术3种经典方式,选取线圈型电磁发射方式应用于电磁抛投器结构设计.最后利用COMSOL Muhiphysics软件对这种新型电磁抛投器的次级抛体壁厚、孔径和初始发射位置3个基本结构参数进行仿真分析,优化电磁抛投器结构设置.
    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容分析和估值中的应用
    孙岸竹[] 卢荣德[]
    2013, 32(11):  51-51. 
    摘要 ( 798 )   PDF (491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证了带电体系“能量最低原理”及其推论,并将其应用于导体电容的分析和估值.通过泛函极值思想和电荷分布试探函数,给出了导体电容的一些性质和估值方法.
    光泵磁共振过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周格 李伟 龚欣欣 周丽霞
    2013, 32(11):  55-55. 
    摘要 ( 869 )   PDF (377KB) ( 8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分析光泵磁共振过程中的原子辐射跃迁过程和跃迁速率,建立了光泵磁共振过程的理论模型,推导得出了光泵磁共振信号幅度与扫场的关系式,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本实验对深入理解光泵磁共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段
    第十四届全国电动力学研讨会会讯
    陆建隆
    2013, 32(11):  58-58. 
    摘要 ( 718 )   PDF (105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意,由全国电动力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电动力学研讨会于2013年7月28—8月1日在北京召开,共4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电动力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容选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与现代科技联系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进行了研讨.清华大学李惕碚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李淼研究员、武汉大学刘觉平教授等20位老师做了大会报告.
    《从零学相对论》连载
    梁灿彬[] 曹周键[]
    2013, 32(11):  59-59. 
    摘要 ( 821 )   PDF (1107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3奇点、视界和黑洞 如前所述,恒星在演化过程中会大量丢失质量.大致地说,原来质量小于8M。的大多数恒星的晚期质量都小于1.4M。,最终成为白矮星;原来质量在8M。~20M。范围内的大多数恒星最终成为中子星.但是,质量大于20M。的恒星的晚期归宿又是什么呢?还有什么力量可以抗衡引力以使星体保持平衡吗?答案是: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