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6年 第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6-01-20
      
    编者按
    数学不该受责备
    梁昆淼
    1986, 1(1):  1-1. 
    摘要 ( 483 )   PDF (271KB) ( 3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是梁昆森同志在国际物理教学研究组织(GIREP)1984年年会上宣读的论文,本刊将该文刊出,以给读者.这次年会是在荷兰召开的,梁昆森等同志代表中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学和大学低年级力学教与学的面面观”.
    第一段
    同轴线中的稳恒电磁场
    张炎勋;卢广涛
    1986, 1(1):  3-3. 
    摘要 ( 1234 )   PDF (278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许多著作对同轴线中的高频电磁场已作过全面论述.实践中虽然并不用同轴线传输稳恒电流,但用它作为典型例子来分析稳恒电磁场能量的传输过程还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可以给出定量结果.
    论电磁感应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述的等价性
    孙延昉
    1986, 1(1):  5-5. 
    摘要 ( 593 )   PDF (270KB)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以用公式 来表述.它的意义是导体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率dФ/dt成正比,
    量子力学中的维里定理
    梁如鑫
    1986, 1(1):  8-8. 
    摘要 ( 4098 )   PDF (342KB) ( 19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先给出经典力学的维里定理,然后用三种方法证明在量子力学中维里定理同样成立,最后应用于几个特例.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若是应用量子力学的普遍公式来计算将是十分繁复的,而应用维里定理却十分简单.
    双缝干涉中的光源与波阵面
    张齐年
    1986, 1(1):  11-11. 
    摘要 ( 915 )   PDF (280KB) ( 3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于杨氏双缝的干涉现象,各种教材都毫无例外地采用柱面波进行分析,从而使干涉条纹分布成为一维的问题.但是,能用柱面波分析双缝的干涉现象吗?另外,在图一装置中的线光源能产生柱面波吗?
    也谈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相对性
    刘秀华
    1986, 1(1):  13-13. 
    摘要 ( 738 )   PDF (275KB) ( 7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有人说:“……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现象的描述,因所选用的参照系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电磁场量,这本来是电磁场量相对性的具体表现.那末对于描述处于磁场中的导体,因电磁感应而产生电动势这个问题是否同样具有相对性呢?应该说也是有相对性的.”
    长直螺线管磁场的全空间解
    蔡子勇
    1986, 1(1):  15-15. 
    摘要 ( 1088 )   PDF (173KB) ( 8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几乎每本普通物理的电磁学教科书在讲到静磁场时,都要举长直密绕载流螺线管这个例子.但给出的大都只是管内的解,而且还是近似解.为求此解,一般都假设导线很细,
    由普朗克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时出现的一个疑问
    张受玉
    1986, 1(1):  17-17. 
    摘要 ( 1672 )   PDF (304KB) ( 1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绝对黑体辐射强度取极大值的波长λm(称为峰值波长)与辐射体的绝对温度T有关,绝对温度T越高,峰值波长λm就越短,但λm与T之积为一确定的恒量.这一结果称为维恩位移定律,
    “大丢失横动量”事例
    高崇寿
    1986, 1(1):  19-19. 
    摘要 ( 584 )   PDF (112KB) ( 2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83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了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W^±粒子和Z^0粒子,实验观测到的各种性质都和格拉肖-温伯格-萨拉姆电弱统一理论在误差范围内很好符合。
    和大学生谈谈思想实验
    徐辅新
    1986, 1(1):  20-20. 
    摘要 ( 480 )   PDF (251KB)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物理》1984年第4期上以资料的形式刊登了日本学者山口成人的一篇短文“测不准关系的思考实验”(任萍翻译).
    对“高真空的获得和测量”实验的改进
    孙大明;陈应山
    1986, 1(1):  22-22. 
    摘要 ( 545 )   PDF (384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题的提出 在近代物理实验中开设“高真空的获得和测量”实验,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证实《分子物理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一些结论,可以使同学得到真空技术的实际锻炼。
    用干涉法测泊松比和杨氏模量
    周益盛
    1986, 1(1):  25-25. 
    摘要 ( 1112 )   PDF (239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一种用光的干涉测定介质的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的方法.与通常所用“伸长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仅能测杨氏模量,还能同时测定泊松比,不仅能测金属,更适合于对透明介质(如玻璃,有机玻璃)进行测量.此方法可作为光学选做实验.
    处理费曼圆盘佯谬的另一种方法
    吴卫保
    1986, 1(1):  27-27. 
    摘要 ( 765 )   PDF (174KB) ( 10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物理》1983年第四期发表了《Feynman圆盘佯谬与角动量守恒》一文.在本文中,作者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以供讨论.
    关于x临(t)“最快收敛”特性证明的改进
    徐陵昌
    1986, 1(1):  28-28. 
    摘要 ( 564 )   PDF (84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刊84年第4期“有关临界阻尼振动特性的两点证明”文中,在x|t=0=0,dx/dt|t=0=v0条件下证明了x临(t)的“最快收敛”特性。
    地平线有多远?
    A. P. French[];葛德彪[]
    1986, 1(1):  29-29. 
    摘要 ( 674 )   PDF (345KB) ( 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大气折射率随高度变化。本文分析并计算了可视地平距离与观察者高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得结果适用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呈指数下降的情形(地面以上十公里以内).
    均匀电场中的电介质球
    董连之
    1986, 1(1):  32-32. 
    摘要 ( 2562 )   PDF (174KB) ( 1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前言 电场的图示法往往给人以形象化、直观的感觉,使我们容易理解和便于想象空间电场的分布情况.
    对一道电磁学习题解法的探讨
    陈克勋
    1986, 1(1):  34-34. 
    摘要 ( 683 )   PDF (247KB)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很多物理学教材中都有下面的一道电磁学习题;当平行板电容器的负极板为一定波长的光所照射时,我们发现在这个负极板上有电子从各个方向发射出来(光电效应),电子脱出负极板时速率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一道物理竞赛题的解析
    沈栋才
    1986, 1(1):  37-37. 
    摘要 ( 868 )   PDF (182KB)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题目]如图所示:A、E、B、C、D电路,其中AB段绕成圆圈形,在圆区域有一个与回路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以如图所示方向施一常力F,由于B端固定,图形圈从半径r0开始以维持圆形状的方式收缩,问需要多长时间圆形部分因完全收拢而消失.(设电路电阻为R,忽略导线电阻及其质量).
    自电磁发射
    王义民
    1986, 1(1):  38-38. 
    摘要 ( 572 )   PDF (198KB) ( 2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知道,若将一可动的载流导体置于外磁场中,则外磁场在此导体上将作用一安培力而使之运动,磁力的大小可由安培定律计算.
    怎样学习热力学(第三讲)
    蔡伯濂
    1986, 1(1):  39-39. 
    摘要 ( 716 )   PDF (614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定律以及有关的概念(温度、内能、热量等),在第一讲中已作过讨论,这一讲侧重于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功之和与参照系无关的一种证明
    张申如;孙松庚
    1986, 1(1):  44-44. 
    摘要 ( 1071 )   PDF (89KB) ( 7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出一对作用力作功与反作用力作功之和这个概念对正确理解摩擦生热现象、物体系势能的概念是有帮助的.
    论文
    1985年CUSPEA试题(一)(英文)
    1986, 1(1):  45-45. 
    摘要 ( 1202 )   PDF (135KB) ( 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