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子健, 赵亚丽, 李晓云, 罗湘玉. 干涉效应对 ITO 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J]. 大学物理, 2021, 40(3): 72-78. |
[2] |
游盈萱, 陆哲睿, 王文玲.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可见光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20, 39(06): 68-73. |
[3] |
赵诗华,朱琴,汪琦. 几条物理规律对自然环境的特殊作用[J]. 大学物理, 2018, 37(11): 37-40. |
[4] |
廖红波,王婷,何琛娟,王海燕. 液晶盒双折射效应的测量与应用[J]. 大学物理, 2016, 35(8): 44-47. |
[5] |
辛世成[] 杨嘉[] 贺秀良[]. 液晶蓝光危害研究[J]. 大学物理, 2015, 34(11): 57-57. |
[6] |
朱昊[] 赵乾[] 李松旻[] 郭宏[] 孙利群[]. 磁控液晶双折射实验[J]. 大学物理, 2014, 33(2): 51-51. |
[7] |
王铮 张娟 曹学伟. 利用液晶盒电光性质测量进行启发式实验教学[J]. 大学物理, 2014, 33(1): 43-43. |
[8] |
刘欣 柴金华 刘士军. TN型液晶电光调制实验研究[J]. 大学物理, 2014, 33(1): 46-46. |
[9] |
张玉 曾镇滔 廖红波. 外加电场的大小和频率对液晶衍射的影响[J]. 大学物理, 2013, 32(2): 59-59. |
[10] |
李涛 游胤涛 陆申龙 马世红. 扭转丝状液晶电光效应及电场响应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07, 26(12): 48-48. |
[11] |
何杰 罗崇泰 马勉军 王多书 熊玉卿. 一种新型可调谐红外滤光片的设计和应用[J]. 大学物理, 2006, 25(12): 5-5. |
[12] |
杨胡江 肖井华 蒋达娅. 液晶物性实验介绍[J]. 大学物理, 2005, 24(3): 57-57. |
[13] |
陈国杰 徐志民 朱星. 智能弗兰克—赫兹实验测量仪的研制[J]. 大学物理, 2002, 21(6): 36-36. |
[14] |
陈波 程翔. 介绍一个现代化的普物实验——液晶光阀[J]. 大学物理, 1999, 18(12): 31-31. |
[15] |
沈鼎权. 能否用可见光观察康普顿效应[J]. 大学物理, 1994, 13(2): 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