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添宁, 王拴虎. 磁致旋光效应的电动力学解释[J]. 大学物理, 2021, 40(9): 72-. |
[2] |
姚陆锋, 杨海彬, 陈聪. 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海洋学知识的实践探索[J]. 大学物理, 2020, 39(8): 48-50. |
[3] |
黄勇刚, 文莎莎, 杨 红, 王小云, 邓 科, 彭金璋, 赵鹤平. 金属介电函数的正确运用———以金属纳米球诱导的二能级系统的基态能级移动为例[J]. 大学物理, 2020, 39(03): 4-8. |
[4] |
沈贤勇. 麦克斯韦如何构建力学模型来解释电磁感应和发现位移电流[J]. 大学物理, 2020, 39(03): 52-55. |
[5] |
邝向军,贾连宝. 变速旋转带电圆柱体的空间电磁场计算
[J]. 大学物理, 2018, 37(6): 16-18. |
[6] |
邓文基. 电磁介质的极化和磁化[J]. 大学物理, 2014, 33(8): 8-8. |
[7] |
邓文基. 磁单极和电磁对偶性[J]. 大学物理, 2014, 33(11): 1-1. |
[8] |
王庆权 张永军. 基于熵的离子导体电导率公式推导[J]. 大学物理, 2012, 31(3): 5-5. |
[9] |
朱小华[] 章青[]. 介质中的电磁能量损耗及其应用[J]. 大学物理, 2012, 31(2): 25-25. |
[10] |
张婷 吴伟 李承祖 陆彦文. 谈谈金属电导率的经典理论[J]. 大学物理, 2011, 30(1): 29-29. |
[11] |
樊洁平 刘惠民 田强. 光吸收介质的吸收系数与介电函数虚部的关系[J]. 大学物理, 2009, 28(3): 24-24. |
[12] |
李泰 吕锷钢 缪冰锋 苏为宁 江洪建. 硫酸铜电解沉积的分形与电导率研究[J]. 大学物理, 2009, 28(12): 50-50. |
[13] |
许冰[] 严亮[] 刘丽华[]. 电磁场的复矢量表示[J]. 大学物理, 2007, 26(4): 16-16. |
[14] |
邝向军. 含不稳定源轴对称非静态场的计算[J]. 大学物理, 2006, 25(10): 25-25. |
[15] |
李子军 [] 钟玉荣 [] 杨尚明 [] 王子安 [] 李作宏 [] 崔建营 []. 轴对称非静态轴外无源场的一种计算方法[J]. 大学物理, 2005, 24(2):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