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刚, 葛强, 王辉升, 吴许强, 俞本立. 基于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的物理创新实验[J]. 大学物理, 2023, 42(4): 21-. |
[2] |
胡莉, 席锋, 代洪霞. 圆偏光与石墨烯超表面相互作用的数值仿真[J]. 大学物理, 2022, 41(10): 33-. |
[3] |
赵军亚, 吴建琴, 马晓栋. 独立点线面状波函数在动量空间中的干涉图象[J]. 大学物理, 2019, 38(10): 30-. |
[4] |
黄磊,刘伟,史庆藩. 扩展光源条件下迈克耳孙干涉图样的理论分析[J]. 大学物理, 2018, 37(8): 54-57. |
[5] |
曹春斌[;] 孙兆奇[;] 宋学萍[]. 椭圆偏振光谱法教学中的解谱建模渗透[J]. 大学物理, 2010, 29(6): 33-33. |
[6] |
于建强 袁景和. 双相干点光源干涉的一般分析[J]. 大学物理, 2006, 25(9): 59-59. |
[7] |
沈为民. 光轴平行晶体表面时的锥光干涉图[J]. 大学物理, 2005, 24(6): 3-3. |
[8] |
彭秀华. 迈克耳孙干涉仪中附加光程差对干涉图样影响的讨论[J]. 大学物理, 2001, 20(1): 32-32. |
[9] |
潘维济. 光学一题[J]. 大学物理, 1988, 1(9): 17-17. |
[10] |
王琇;郑文琛. 用毛玻璃扩束法观察晶体的锥光干涉图[J]. 大学物理, 1987, 1(6): 37-37. |
[11] |
欧振湖. 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的一种论述[J]. 大学物理, 1987, 1(5): 13-13. |
[12] |
闵基昌. 关于阿贝-波特实验的注释[J]. 大学物理, 1984, 1(8): 21-21. |
[13] |
张圣海. 偏光显微镜实验一点改进 碎粒晶片配制方法及其实验效果[J]. 大学物理, 1984, 1(7): 41-41. |
[14] |
潘维济. 线偏光经单次反射后可成为圆偏光[J]. 大学物理, 1984, 1(6): 36-36. |
[15] |
梁达东. 介绍一种偏振光干涉演示实验[J]. 大学物理, 1983, 1(7): 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