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玉 曾镇滔 廖红波. 外加电场的大小和频率对液晶衍射的影响[J]. 大学物理, 2013, 32(2): 59-59. |
[2] |
苏云. 法拉第旋转的演示试验[J]. 大学物理, 2002, 21(7): 31-31. |
[3] |
陈国杰 徐志民 朱星. 智能弗兰克—赫兹实验测量仪的研制[J]. 大学物理, 2002, 21(6): 36-36. |
[4] |
曲世鸣[] 张鲁殷[] 薛玉章[] . 圆二色性对旋光现象的影响[J]. 大学物理, 2001, 20(12): 18-18. |
[5] |
周国香[] 王爱坤[]. 关于Malus定律表述的研究[J]. 大学物理, 1999, 18(10): 45-45. |
[6] |
崔拴锦. 在偏振光实验中加入液晶显示器工作原理的演示[J]. 大学物理, 1993, 12(8): 36-36. |
[7] |
曹国荣. 单次反射检验椭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J]. 大学物理, 1988, 1(12): 17-17. |
[8] |
王琇;郑文琛. 用毛玻璃扩束法观察晶体的锥光干涉图[J]. 大学物理, 1987, 1(6): 37-37. |
[9] |
D.E.Evails. 薛定谔方程的计算机解法——两种有用的程序[J]. 大学物理, 1986, 1(4): 23-23. |
[10] |
曾昭珏. 电磁场张量产生的洛伦兹不变量[J]. 大学物理, 1986, 1(11): 11-11. |
[11] |
曹才芝. “黑体辐射”中的两个数学问题[J]. 大学物理, 1985, 1(11): 40-40. |
[12] |
冬梅;陈克愈;张之瑄. 对化学系《普通物理学》教学内容处理的几点看法[J]. 大学物理, 1984, 1(8): 41-41. |
[13] |
庞鹤华;尹道先. 对菲涅耳旋光理论的正确解释[J]. 大学物理, 1984, 1(5): 21-21. |
[14] |
闵华秀;潘武明;闵爱琳. 带电粒子在交叉电磁场中运动的受力分析[J]. 大学物理, 1982, 1(12): 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