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世忠. 关于克劳修斯方法对可逆和不可逆过程(循环)的处理[J]. 大学物理, 2009, 28(3): 15-15. |
[2] |
李鹤龄[] 赵诗华[]. 任意维固体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06, 25(6): 5-5. |
[3] |
曹春梅. 对《等角螺线的物理意义》一文的一点补正[J]. 大学物理, 2003, 22(5): 44-44. |
[4] |
严子浚. 普遍色散关系下的热波长[J]. 大学物理, 2001, 20(12): 3-3. |
[5] |
陈丽璇. d维自由理想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统一描述[J]. 大学物理, 1999, 18(12): 6-6. |
[6] |
敖力布. 热力学关系的简便记忆法[J]. 大学物理, 1992, 11(3): 46-46. |
[7] |
王文春 宋燕盛. 等角螺线的物理意义[J]. 大学物理, 1991, 10(10): 37-37. |
[8] |
洪国雄. 惯性张量的物理意义[J]. 大学物理, 1989, 1(12): 7-7. |
[9] |
朱洪玉. 如何正确理解氢原子的能量——折合质量的物理意义[J]. 大学物理, 1988, 1(7): 7-7. |
[10] |
徐善循. δ函数的定义和性质[J]. 大学物理, 1988, 1(1): 28-28. |
[11] |
G.Falk;F.Herrmann;G.Bruno Schmid. 能量形态还是能量携带者?[J]. 大学物理, 1987, 1(5): 34-34. |
[12] |
封小超. 1/e在电磁现象中的重要性及其物理意义[J]. 大学物理, 1987, 1(11): 26-26. |
[13] |
张奎. 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势的变化[J]. 大学物理, 1987, 1(11): 22-22. |
[14] |
陶润康. 理想自旋系统的热容量[J]. 大学物理, 1987, 1(11): 17-17. |
[15] |
聂承昌. 再谈能带电子的有效质量[J]. 大学物理, 1986, 1(2): 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