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希顺. 与时俱进,牢记初心———关于《物理学》第7 版电、光、热学、相对论等内容的修订[J]. 大学物理, 2020, 39(12): 64-66. |
[2] |
崔鑫, 班士良, 宫箭, 梁希侠. 两学分“统热”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19, 38(2): 60-62. |
[3] |
李军刚, 胡海云. 光线、光波与光子,光学中的物理模型[J]. 大学物理, 2019, 38(12): 28-. |
[4] |
陆慧, 张孟, 罗锻斌, 汪溶, 房毅, 林功伟, 龚尚庆. 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大学物理, 2019, 38(1): 43-. |
[5] |
马天魁;程福平;忻蓓;缪可可. 实践·创新·发展——高校物理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2015)侧记[J]. 大学物理, 2016, 35(3): 64-64. |
[6] |
路峻岭,秦联华,任乃敬. 关于柔软细绳运动问题中加速度奇点的讨论[J]. 大学物理, 2016, 35(12): 7-12. |
[7] |
喀蔚波,孙大公,苑桂红,李 辉,邓德宁. 医药专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16, 35(10): 46-51. |
[8] |
杨增汪[] 杨庆余[].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J]. 大学物理, 2015, 34(4): 52-52. |
[9] |
阎守胜. 固体物理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J]. 大学物理, 2015, 34(1): 1-1. |
[10] |
张立彬[] 王娟萍[] 韩志龙[]. 《文科物理——生活中的物理学》教材的特色与启示[J]. 大学物理, 2014, 33(7): 56-56. |
[11] |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东地区工作委员会会议纪要[J]. 大学物理, 2014, 33(4): 3-3. |
[12] |
张凤琴 林晓珑 张铁强. 依托优秀教学团队构建创新素质培育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J]. 大学物理, 2014, 33(4): 41-41. |
[13] |
梁灿彬[] 曹周键[]. 《从零学相对论》连载(14)[J]. 大学物理, 2013, 32(8): 59-59. |
[14] |
范林. 架设现代物理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桥梁——评读《现代物理与中学物理》[J]. 大学物理, 2012, 31(8): 62-62. |
[15] |
. 第八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将于2012年11月10-11日在长沙举行[J]. 大学物理, 2012, 31(10):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