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硕, 何越, 王志军, 张金宝, 李守春, 孙超, 倪牟翠. 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0, 39(8): 39-42. |
[2] |
朱纯, 陈国庆, 聂延光, 吴亚敏. 雨课堂:“多维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大学物理, 2020, 39(06): 52-58. |
[3] |
闫敏, 戴语琴, 袁俊, 王晓雄. 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验证实验的改进方案[J]. 大学物理, 2020, 39(05): 66-69. |
[4] |
邱为钢. Mobius 环状体的转动惯量[J]. 大学物理, 2020, 39(04): 16-17. |
[5] |
于凤军, 田俊龙, 汤振杰, 张希威. 椭圆截面圆环和扭圆环的转动惯量[J]. 大学物理, 2020, 39(01): 9-11. |
[6] |
张礼. 基于导图的大学物理实验SPOC 教学模式探究[J]. 大学物理, 2019, 38(9): 29-. |
[7] |
石明吉, 李波波, 王飞. 新型三线摆周期测量装置的研制与探讨[J]. 大学物理, 2019, 38(5): 30-. |
[8] |
高茜, 王菲斐, 朱江, 喻纯旭. 大学物理实验智能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19, 38(4): 33-36. |
[9] |
钱安娜, 刘嘉懿, 周锦昊, 陈星洁, 宝日玛. 陀螺进动特性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19, 38(12): 48-. |
[10] |
王永超. 均质圆环胎刚体的转动惯量[J]. 大学物理, 2017, 36(6): 21-22. |
[11] |
张凤琴,林晓珑,王逍. 创新人才培养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物理, 2017, 36(3): 36-39. |
[12] |
方伟,涂泓,冯杰. 对量纲法求分形物体转动惯量的再思考[J]. 大学物理, 2016, 35(8): 18-21. |
[13] |
王亚芳,蒋 芸,周惟公,董爱国,张自力,郑志远. 信息化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中使用效果的研究与思考[J]. 大学物理, 2016, 35(5): 37-40. |
[14] |
熊鑫炎 邱为钢. 分形物体转动惯量的计算[J]. 大学物理, 2015, 34(9): 52-52. |
[15] |
鲍四元[] 邓子辰[]. 平面质点系绕质心轴转动惯量的一个定理及应用[J]. 大学物理, 2015, 34(3):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