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俊,唐政华,段盛. 平面电磁波在各向异性周期介质中的传输特性研究[J]. 大学物理, 2018, 37(9): 51-55. |
[2] |
张梦之,王鑫,刘全慧. 从磁介质热力学领悟基本物理量的不可测量性[J]. 大学物理, 2018, 37(7): 70-72. |
[3] |
卢荣德,程福臻. “电磁学”创意制作实验的实践与反思[J]. 大学物理, 2018, 37(6): 70-74. |
[4] |
阮东. 费恩曼物理学课程教学十年初探[J]. 大学物理, 2018, 37(5): 7-10. |
[5] |
冯天树. 电学发展初期几个基本概念的起源探讨[J]. 大学物理, 2018, 37(11): 32-36. |
[6] |
施郁. 物理学中的“规范”及其历史起源[J]. 大学物理, 2017, 36(9): 1-5. |
[7] |
崔元顺,江成,李建华. 介质中的电磁动量与应力张量[J]. 大学物理, 2017, 36(9): 73-81. |
[8] |
贾光一,黄珍献,赵国振,马巧云.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激子能级的理论计算———介质屏蔽的氢原子模型
[J]. 大学物理, 2017, 36(7): 9-11. |
[9] |
熊泽本,马世红. 美国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 讲义) 的特点分析[J]. 大学物理, 2017, 36(5): 53-61. |
[10] |
谈国太,李亚蒙,侯婷婷,陈喜燕,李雪. 关于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计算的教学尝试[J]. 大学物理, 2017, 36(5): 33-37. |
[11] |
卢荣德,程福臻. 分层进阶探究题在“电磁学”教学中诊断功能及其应用[J]. 大学物理, 2017, 36(4): 61-65. |
[12] |
张静,王海,刘树勇. 光在吸收介质中传播的折射定律[J]. 大学物理, 2017, 36(1): 19-21. |
[13] |
唐鑫凌,刘志壮,张文昭. 基于BOS - PSD0018 的金属线胀系数测定[J]. 大学物理, 2017, 36(1): 25-27. |
[14] |
许巧平. 劈尖干涉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J]. , 2016, 35(4): 30-30. |
[15] |
张孟;吴赵龙;陆慧;汪溶. 涉及无限大电介质的问题及相关讨论[J]. , 2016, 35(3): 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