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兰香, 许丹华.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物理教学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2, 41(1): 43-. |
[2] |
龙晓燕, 谢海燕, 吴 实, 张亦勋, 李加定.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以质点力学为例[J]. 大学物理, 2022, 41(1): 50-. |
[3] |
姜寒玉, 何 军, 丁作铭, 张开杨, 褚红燕. 基于迁移理论提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1, 40(9): 37-. |
[4] |
张丽萍¹, 石 岩², 孔令宜². 三大系统下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构建
———以绪论课为例
[J]. 大学物理, 2021, 40(8): 57-. |
[5] |
李洪玉, 许林鑫, 侯 丹. 在大学理科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以“激光技术概论”课程为例[J]. 大学物理, 2021, 40(7): 55-. |
[6] |
陈峻, 朱道云, 庞玮, 吴肖, 唐靓. 思政教学结合同伴教学法融入大学物理实验的探索[J]. 大学物理, 2021, 40(6): 57-. |
[7] |
张 亮. 几何理解洛伦兹变换的时空内涵[J]. 大学物理, 2021, 40(6): 36-. |
[8] |
朱宪忠, 陈飞明, 冯存芳. 大学物理教学中思政要素的挖掘与融入[J]. 大学物理, 2021, 40(6): 66-. |
[9] |
覃方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物理形象化教学[J]. 大学物理, 2021, 40(4): 50-. |
[10] |
王晓鸥, 张伶莉, 袁承勋, 王先杰, 靳辰飞, 张 宇.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1, 40(4): 45-. |
[11] |
秦 丹, 邢 娟, 李光仲, 花贵原, 战丽波, 闫 鹏. 大学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 大学物理, 2021, 40(4): 32-36. |
[12] |
姜海丽, 赵文辉, 孟 霆, 赵言诚, 孙秋华, 刘艳磊. “一核三阶六化三省”的大学物理在线教学设计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1, 40(4): 53-. |
[13] |
王辉, 吴平, 朱浩, 张晓, 谢东. 基于“金课”建设的“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J]. 大学物理, 2021, 40(3): 51-55. |
[14] |
李晨霞, 沈为民, 沈常宇, 康娟, 张艳, 冯桂兰, 金尚忠. 基于底线管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 大学物理, 2021, 40(2): 48-51. |
[15] |
王丽, 崔金玉. “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案例分享[J]. 大学物理, 2021, 40(2): 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