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广宏, 梁林云, 姜 寅, 周洪波, 胡 地, 竺礼华, 耿立升, 满兴坤, 李 博, 周 苗, 张玉洁, 刘利民, 金 硕, 宋春艳, 张 颖, 舒小林.
计算物理课程的本研协同建设
[J]. 大学物理, 2022, 41(1): 1-. |
[2] |
宋洪晓, 张琦玮, 刘建强. 基于 HTML5 技术的物理动画开发与应用[J]. 大学物理, 2021, 40(7): 51-. |
[3] |
冯 鑫, 范弘杰, 程玉锟, 赵 伟, 陶小平, 浦其荣, 赵 霞, 张增明. 从简单模型入手探究陀螺仪在磁场中的减速问题[J]. 大学物理, 2021, 40(4): 72-. |
[4] |
解希顺. 与时俱进,牢记初心———关于《物理学》第7 版电、光、热学、相对论等内容的修订[J]. 大学物理, 2020, 39(12): 64-66. |
[5] |
刘凤芹, 盖志刚, 于淑云, 刘建强. 多维度教学改革促进医学物理学课程建设[J]. 大学物理, 2020, 39(10): 76-80. |
[6] |
金康, 王晓辉, 贺庆丽, 郑新亮.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对本科生不同方面能力的提升作用[J]. 大学物理, 2020, 39(06): 59-64. |
[7] |
魏慧玲, 马春旺, 毋琪雯, 史亚婕. 国内物理类和理工专业大学生创新成果分析———以2010 年来《大学物理》大学生园地栏目刊文为例[J]. 大学物理, 2020, 39(01): 61-65. |
[8] |
王槿, 李川勇, 李文华, 张春玲, 刘丽飒, 陈靖, 余华. 基于物理辩论的校级公选课建设探索[J]. 大学物理, 2019, 38(9): 34-. |
[9] |
王磊, 倪牟翠, 张汉壮. 课程与教材融合发展促进一流本科教学建设[J]. 大学物理, 2018, 37(10): 38-40. |
[10] |
潘越越,吴广芬,李旭,李旺. 大学生手机电磁辐射分析与监测[J]. 大学物理, 2017, 36(3): 63-65. |
[11] |
李晓梅,李春密,孙会娟. 中美大学物理教材难度的定量比较分析[J]. 大学物理, 2017, 36(1): 45-48. |
[12] |
马天魁,高 建. 高校物理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 大学物理, 2016, 35(7): 1-3. |
[13] |
卢荣德,程福臻.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编写思路[J]. 大学物理, 2016, 35(5): 57-60. |
[14] |
彭刚;范年东;李春燕;曾交龙;何焰兰.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简讯[J]. 大学物理, 2016, 35(3): 61-61. |
[15] |
刘其军. 固体物理学教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J]. 大学物理, 2015, 34(2): 5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