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艳, 杨庆余. 爱因斯坦与普朗克纪念光电效应获奖100周年[J]. 大学物理, 2022, 41(5): 35-. |
[2] |
周顺[;]. 中微子振荡与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大学物理, 2016, 35(2): 1-1. |
[3] |
赵凯华. 中国物理教育从无到有并达到国际水平的历程( 中)[J]. 大学物理, 2016, 35(12): 42-47. |
[4] |
缪可可. 高等学校数学物理方法和计算物理研究会年会会议纪要[J]. 大学物理, 2015, 34(10): 65-65. |
[5] |
. 封面说明[J]. 大学物理, 2015, 34(1): 61-61. |
[6] |
梁灿彬[] 曹周键[]. 《从零学相对论》连载(23)[J]. 大学物理, 2014, 33(5): 63-63. |
[7] |
朱守华.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当代粒子物理学[J]. 大学物理, 2014, 33(2): 1-1. |
[8] |
白欣 王洪见. 由七位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引发的一些思考[J]. 大学物理, 2012, 31(7): 43-43. |
[9] |
厚宇德[] 吕增建[] 黄晓东[]. 技术视角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J]. 大学物理, 2012, 31(6): 41-41. |
[10] |
厚宇德[] 吕德明[]. 获得诺贝尔奖的“徒弟”最多的物理学家[J]. 大学物理, 2012, 31(4): 50-50. |
[11] |
尹晓冬 刘战存. 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对人工核蜕变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12, 31(11): 36-36. |
[12] |
厚宇德. 玻恩与诺贝尔奖[J]. 大学物理, 2011, 30(1): 48-48. |
[13] |
秦克诚. 潮平两岸近,风正一帆轻——记大陆退休高校物理教师对台湾的访问[J]. 大学物理, 2010, 29(6): 49-49. |
[14] |
喀兴林. 赵凯华和《大学物理》杂志[J]. 大学物理, 2010, 29(5): 1-1. |
[15] |
罗蔚茵. 我的良师益友赵凯华先生[J]. 大学物理, 2010, 29(5):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