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少华, 高健, 刘田广, 任晓萱, 胡碧涛, 刘作业.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核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 2023, 42(1): 14-. |
[2] |
丁又也, 张三军, 尹亚玲. 钠原子 s、p 能级量子缺的普通物理实验粗测法[J]. 大学物理, 2021, 40(12): 62-. |
[3] |
谭志阳, 陈森, 吴平. 钠原子光谱实验中双黄线谱线强度比值的讨论[J]. 大学物理, 2019, 38(5): 63-. |
[4] |
孙正和,卢特安,刘天宇,龙勇机. 用半导体激光器测普朗克常量[J]. 大学物理, 2017, 36(1): 28-32. |
[5] |
彭华雨;范婷. 光栅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汞灯谱线波长的理论和实验验证[J]. 大学物理, 2016, 35(2): 56-56. |
[6] |
蒋卫建 方本民 陈守川. 分光计实验中光栅位置倾斜对测量谱线波长的影响[J]. 大学物理, 2011, 30(3): 34-34. |
[7] |
倪致祥. 《近代物理学中重大发现的再探索》连载③——巴耳末公式的再探索[J]. 大学物理, 2010, 29(8): 61-61. |
[8] |
陈星 潘正权. Hg绿谱线超精细结构分析及相互作用常数计算[J]. 大学物理, 2006, 25(6): 36-36. |
[9] |
杜戈果. 非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烧孔”效应的烧孔宽度分析[J]. 大学物理, 2005, 24(4): 57-57. |
[10] |
李兴鳌 [] 代国红 []. 氢光谱赖曼系和巴耳末系强度分布的量子力学计算[J]. 大学物理, 2004, 23(9): 14-14. |
[11] |
邓铁如 程堂柏. 类星体谱线证认与普通物理教学[J]. 大学物理, 1998, 17(10): 23-23. |
[12] |
张永德 张涵. 各种强度均匀磁场下氢原子定态问题统一求解[J]. 大学物理, 1997, 16(12): 2-2. |
[13] |
燕安. 禁戒谱线产生的条件[J]. 大学物理, 1995, 14(11): 12-12. |
[14] |
沈鼎权. 能否用可见光观察康普顿效应[J]. 大学物理, 1994, 13(2): 11-11. |
[15] |
姚开勋. Lorentz型和Gauss型谱线产生光场的时间相干性[J]. 大学物理, 1992, 11(3): 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