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培锋, 王铭海. 光电专业光子气体黑体辐射理论的教学实践[J]. 大学物理, 2023, 42(9): 1-. |
[2] |
张晓磊, 张 乐, 张钰伊, 卞亚杰, 尹亚玲. “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论”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 大学物理, 2021, 40(4): 40-44. |
[3] |
郑洪. 费恩曼先生的另一面[J]. 大学物理, 2018, 37(5): 5-6. |
[4] |
曹振鑫,宁长春,汪亚平,张辉杰. “旋转”在物理学实验中的运用及作用
[J]. 大学物理, 2017, 36(7): 59-61. |
[5] |
宁长春,汪亚平,张辉杰,周毅. 对奥托·斯特恩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物理学家[J]. 大学物理, 2017, 36(5): 47-52. |
[6] |
宁长春,陈天禄,汪亚平,胡海冰. 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学的实践方法研究[J]. 大学物理, 2017, 36(4): 40-45. |
[7] |
宁长春,陈 熹,索郎桑姆,汪亚平,单增罗布. 将物理学史引入大学物理教育的一种应用方法[J]. 大学物理, 2016, 35(5): 41-45. |
[8] |
王鑫 刘全慧. 对热力学处理光子气体粒子数的一个注记[J]. 大学物理, 2015, 34(4): 11-11. |
[9] |
杨光[] 赵锋[] 吕增建[] 王程[]. “引力透镜”概念起源考[J]. 大学物理, 2014, 33(9): 38-38. |
[10] |
贾斐霖[] 高丽丽[] 刘晓[] 史庆藩[]. 热辐射研究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J]. 大学物理, 2012, 31(9): 57-57. |
[11] |
刘兆龙 胡海云. 准晶的发现[J]. 大学物理, 2011, 30(7): 33-33. |
[12] |
盖双旗. 关于“气垫导轨实验中光电计时系统误差研究”实验的探索[J]. 大学物理, 2011, 30(6): 24-24. |
[13] |
倪致祥. 《近代物理学中重大发现的再探索》连载④——原子的指纹[J]. 大学物理, 2010, 29(9): 59-59. |
[14] |
倪致祥. 《近代物理学中重大发现的再探索》连载②——打开量子化的大门[J]. 大学物理, 2010, 29(7): 59-59. |
[15] |
倪致详. 《近代物理学中重大发现的再探索》前言——创新能力培养与物理学中重要发现的再探索[J]. 大学物理, 2010, 29(5): 6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