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安宇. 品味物理概念[J]. 大学物理, 2022, 41(2): 15-. |
[2] |
冯仕猛. 狭义相对论中质量与速度关系的特色推导方法[J]. 大学物理, 2021, 40(6): 32-. |
[3] |
林琼桂. 电子-正电子散射与电子-电子散射的极化效应
[J]. 大学物理, 2017, 36(7): 1-4. |
[4] |
杨志万. 狭义相对论范畴内对“加速度是否影响钟慢效应”的讨论[J]. 大学物理, 2014, 33(2): 39-39. |
[5] |
梁灿彬[] 曹周键[]. 《从零学相对论》连载(13)[J]. 大学物理, 2013, 32(7): 61-61. |
[6] |
代波. 康普顿效应的进一步讨论[J]. 大学物理, 2010, 29(9): 30-30. |
[7] |
赵亮. 原子汤姆孙模型中α粒子散射角的计算[J]. 大学物理, 2009, 28(5): 56-56. |
[8] |
杨军[] 蒋开明[] 葛传楠[] 武文远[]. 康普顿效应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析[J]. 大学物理, 2009, 28(11): 25-25. |
[9] |
师应龙[] 丁晓彬[] 李冀光[] 董晨钟[].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论模拟[J]. 大学物理, 2007, 26(5): 40-40. |
[10] |
刘战存[] 张海滨[] 刘伟健[]. 威耳逊对云室的实验研究[J]. 大学物理, 2006, 25(8): 46-46. |
[11] |
邓小华 陆明. “广义芝诺悖论”的探讨[J]. 大学物理, 2006, 25(5): 56-56. |
[12] |
王世亨. 产生切连科夫辐射的康普顿电子在介质中的临界散射角[J]. 大学物理, 2001, 20(12): 11-11. |
[13] |
董颖达 张桂墙. 康普顿效应反冲电子密度分布测量[J]. 大学物理, 1998, 17(9): 26-26. |
[14] |
郭奕玲 沈慧君. 康普顿效应的发现及其意义[J]. 大学物理, 1998, 17(6): 37-37. |
[15] |
陈时. 粒子体系的静质量[J]. 大学物理, 1993, 12(6): 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