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静江 胡镜寰. 祝赵凯华、喀兴林先生80寿诞[J]. 大学物理, 2009, 28(8): 2-2. |
[2] |
葛欣. 《研究型教学20年——理念、实践、物理》介绍[J]. 大学物理, 2009, 28(2): 64-64. |
[3] |
乔际平. 素质教育与物理教学[J]. 大学物理, 2000, 19(8): 38-38. |
[4] |
陈熙谋;陈秉乾. 深入开展普通物理学的教学研究[J]. 大学物理, 1988, 1(1): 13-13. |
[5] |
李大勇. 一本普通物理教学较新的参考书[J]. 大学物理, 1986, 1(5): 15-15. |
[6] |
. 西南地区高师物理教学改革讨论会[J]. 大学物理, 1986, 1(4): 3-3. |
[7] |
孙秀贞. 微型计算机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 1985, 1(8): 26-26. |
[8] |
陈利永;陈祖耀. 动量矩守恒定律演示仪[J]. 大学物理, 1985, 1(10): 3-3. |
[9] |
刘春林. 如何使刚进校的大学生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感想[J]. 大学物理, 1984, 1(4): 41-41. |
[10] |
任宇. 学一点教育科学——把教学、教材研究推向新的理论高度[J]. 大学物理, 1984, 1(3): 33-33. |
[11] |
马有魁. 一个较好的刚体转动定律演示实验[J]. 大学物理, 1984, 1(12): 38-38. |
[12] |
漆安慎. 从质点力学开始——致“普通物理”力学部分自学者——(一)[J]. 大学物理, 1984, 1(10): 42-42. |
[13] |
毛定一. 从分子运动论推导dA=pdV[J]. 大学物理, 1983, 1(9): 13-13. |
[14] |
赵凯华. 一对镜像对称电流元的合成磁场[J]. 大学物理, 1983, 1(1): 6-6. |
[15] |
房恩廷. 对工科近代物理课的探讨[J]. 大学物理, 1982, 1(9): 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