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广宏, 梁林云, 姜 寅, 周洪波, 胡 地, 竺礼华, 耿立升, 满兴坤, 李 博, 周 苗, 张玉洁, 刘利民, 金 硕, 宋春艳, 张 颖, 舒小林.
计算物理课程的本研协同建设
[J]. 大学物理, 2022, 41(1): 1-. |
[2] |
熊泽本,马世红. 美国基础物理实验教科书( 讲义) 的特点分析[J]. 大学物理, 2017, 36(5): 53-61. |
[3] |
杨增汪[] 杨庆余[].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J]. 大学物理, 2015, 34(4): 52-52. |
[4] |
丁鄂江. 我的导师黄祖洽先生[J]. 大学物理, 2015, 34(2): 9-9. |
[5] |
马世红 汪人甫. 国内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历史回顾——从“虞福春教授的一封贺信”谈起[J]. 大学物理, 2014, 33(7): 35-35. |
[6] |
高健. 推荐一本好书——《物理学中的群论》[J]. 大学物理, 2013, 32(7): 59-59. |
[7] |
张红英[] 卞维豪[]. 信息技术与天体物理研究生课程整合——以“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课程为例[J]. 大学物理, 2013, 32(6): 52-52. |
[8] |
范林. 架设现代物理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桥梁——评读《现代物理与中学物理》[J]. 大学物理, 2012, 31(8): 62-62. |
[9] |
黄林 段传喜. 采用光栅光谱仪测量氮气分子的双原子分子光谱实验[J]. 大学物理, 2012, 31(2): 42-42. |
[10] |
刘海霞 苗洪利 盖磊.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10, 29(4): 55-55. |
[11] |
杨金文. X射线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 2010, 29(12): 39-39. |
[12] |
凌瑞良. 中国物理学前辈——胡刚复[J]. 大学物理, 2009, 28(4): 43-43. |
[13] |
刘亚俊 王黎明 覃孟扬. 科学家之路:从博士研究生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J]. 大学物理, 2008, 27(7): 37-37. |
[14] |
余娟平. 介绍两种新出的实验教材[J]. 大学物理, 2008, 27(2): 58-58. |
[15] |
习凤. 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10届学术年会在泰安召开[J]. 大学物理, 2008, 27(12): 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