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佳泓, 梁颖, 马宇翰.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术竞赛的发展及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大学物理, 2023, 42(12): 37-. |
[2] |
孙昌璞. 我与《大学物理》杂志的学术渊源[J]. 大学物理, 2022, 41(5): 1-. |
[3] |
冯 鑫, 范弘杰, 程玉锟, 赵 伟, 陶小平, 浦其荣, 赵 霞, 张增明. 从简单模型入手探究陀螺仪在磁场中的减速问题[J]. 大学物理, 2021, 40(4): 72-. |
[4] |
金康, 王晓辉, 贺庆丽, 郑新亮.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对本科生不同方面能力的提升作用[J]. 大学物理, 2020, 39(06): 59-64. |
[5] |
魏慧玲, 马春旺, 毋琪雯, 史亚婕. 国内物理类和理工专业大学生创新成果分析———以2010 年来《大学物理》大学生园地栏目刊文为例[J]. 大学物理, 2020, 39(01): 61-65. |
[6] |
王槿, 李川勇, 李文华, 张春玲, 刘丽飒, 陈靖, 余华. 基于物理辩论的校级公选课建设探索[J]. 大学物理, 2019, 38(9): 34-. |
[7] |
王竞. 20世纪上半叶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科学贡献[J]. 大学物理, 2019, 38(3): 36-. |
[8] |
钟锡华. 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学术水平而努力[J]. 大学物理, 2018, 37(6): 1-6. |
[9] |
李川勇、宋峰、王慧田、余华、陈靖、陈宗强、刘丽飒. 贯通大中学物理综合能力培养的物理学术竞赛教学模式[J]. 大学物理, 2018, 37(6): 45-49. |
[10] |
余华,李川勇,吴强,薄方,刘智波,阎宝岩. 高中-本科-研究生辐射发展的物理学术竞赛[J]. 大学物理, 2018, 37(5): 68-71. |
[11] |
吴强,余华,薄方,刘智波,刘松芬,李川勇. 学术能力培养体系对物理拔尖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以南开大学物理“伯苓班”为例[J]. 大学物理, 2018, 37(4): 47-50. |
[12] |
王祖源,顾牡. 物理教育的改革要在思维、内容和方法上齐发力[J]. 大学物理, 2018, 37(11): 1-3. |
[13] |
潘越越,吴广芬,李旭,李旺. 大学生手机电磁辐射分析与监测[J]. 大学物理, 2017, 36(3): 63-65. |
[14] |
. 欢迎订阅2018 年《大学物理》[J]. 大学物理, 2017, 36(11): 81-. |
[15] |
马天魁;程福平;忻蓓;缪可可. 实践·创新·发展——高校物理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2015)侧记[J]. 大学物理, 2016, 35(3): 64-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