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 一, 李秀玲, 罗成林. 托马斯效应的简单诠释[J]. 大学物理, 2021, 40(5): 71-. |
[2] |
于凤军, 汤振杰, 田俊龙, 鞠林. 均匀带电椭球的静电自能
———“‘带电厚椭球壳空腔内的电场’一文的补充”续[J]. 大学物理, 2020, 39(06): 14-17. |
[3] |
于凤军. 过客流体天体的洛希极限[J]. 大学物理, 2018, 37(8): 8-12. |
[4] |
于凤军. 带电体的自能系数及其规律的研究[J]. 大学物理, 2010, 29(12): 1-1. |
[5] |
徐燕 陈浩. 两共轴带电圆环的相互作用能和作用力[J]. 大学物理, 2007, 26(6): 26-26. |
[6] |
李炜 蒋永进. 导体与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的一点讨论[J]. 大学物理, 2007, 26(5): 62-62. |
[7] |
王宗祥. 用狄拉克δ函数近似值法处理费米子自能紫外积分发散问题[J]. 大学物理, 2007, 26(10): 5-5. |
[8] |
倪忠楚[]. 用虚功原理计算二静电体系间互作用力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J]. 大学物理, 2005, 24(8): 13-13. |
[9] |
熊建平 [] 向京 []. 施感电荷与感应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能的计算及应用[J]. 大学物理, 2005, 24(4): 20-20. |
[10] |
倪忠楚. 静电相互作用能定义的涵义[J]. 大学物理, 2004, 23(9): 29-29. |
[11] |
田晓岑. 二静电体系相互作用力与相互作用能一般关系的正确表达式[J]. 大学物理, 2003, 22(10): 20-20. |
[12] |
杜浩. 两块带电导体的相互作用能[J]. 大学物理, 2002, 21(11): 3-3. |
[13] |
杜浩. 相互作用能、势能以及极化状态改变作功[J]. 大学物理, 2002, 21(1): 11-11. |
[14] |
田晓芩 张萍. 二稳恒电流圈的相互作用能与相互作用力[J]. 大学物理, 2000, 19(10): 15-15. |
[15] |
李子军 李根全. 与象电荷有关的能量和互作用力问题[J]. 大学物理, 1999, 18(9): 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