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崔丽玲, 廖湘萍, 张国华, 张丹, 肖金. “一体两核四结合”的“原子物理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3, 42(1): 42-. |
[2] |
孙振东, 田玉峰. 磁超精细相互作用引起的原子能级分裂及能级图[J]. 大学物理, 2020, 39(05): 4-9. |
[3] |
于凤军. 导体环在交变磁场中受的力[J]. 大学物理, 2015, 34(2): 29-29. |
[4] |
陈阳 李庆康 何香涛. 原子物理教学中的天文学问题[J]. 大学物理, 2013, 32(6): 35-35. |
[5] |
. 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物理学:量子理论(一)[J]. 大学物理, 2006, 25(1): 4-4. |
[6] |
郭建军 杨继先 杜泉. 范德瓦耳斯系数的理论计算[J]. 大学物理, 2003, 22(4): 10-10. |
[7] |
王守国 章林 宋洪晓 丁杰敏 . 电子发现中的创新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大学物理, 2001, 20(7): 36-36. |
[8] |
高政祥. 原子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 大学物理, 2001, 20(4): 34-34. |
[9] |
高政祥. 原子物理学中如何介绍量子理论的讨论[J]. 大学物理, 2001, 20(10): 18-18. |
[10] |
宋桂莲 牟洪臣. 原子物理学(或近代物理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课件简介[J]. 大学物理, 2000, 19(6): 40-40. |
[11] |
王文赜. 对原子体系最低能量原理表述问题的再讨论——答胡昆明同志[J]. 大学物理, 1998, 17(11): 45-45. |
[12] |
刘莲君 张哲华. 将《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打通的再尝试[J]. 大学物理, 1994, 13(8): 44-44. |
[13] |
吴榕生. 用公式ESI=S.ω推导自旋—轨道耦合能[J]. 大学物理, 1992, 11(11): 31-31. |
[14] |
喀兴林. 关于原子物理学课程的现代化问题[J]. 大学物理, 1992, 11(11): 6-6. |
[15] |
汪云. 用群论方法确定H2O的振动模式[J]. 大学物理, 1990, 9(4):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