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松年, 于允贤. 从物理学大师的失误中我们能获得的感悟和启迪是什么?[J]. 大学物理, 2023, 42(9): 31-. |
[2] |
张伶莉, 王晓鸥, 黄喜强, 刘志国, 曹永印, 王先杰. 以科学认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探索——以光的偏振为例[J]. 大学物理, 2023, 42(3): 33-. |
[3] |
卢明峰. 为什么近代科学诞生在西方 ——纪念《天体运行论》出版480周年[J]. 大学物理, 2023, 42(12): 46-. |
[4] |
刘超卓. 玻尔研究的大家——戈革先生百年诞辰纪念[J]. 大学物理, 2022, 41(9): 32-. |
[5] |
陈培锋. 如何在“电动力学”课程中统一描述光的传输模型[J]. 大学物理, 2022, 41(4): 7-. |
[6] |
胡响明. 电动力学四个“识”的教学实践[J]. 大学物理, 2022, 41(10): 4-. |
[7] |
郑兴荣, 郑燕飞. N 维势箱函数量子特性的可视化研究[J]. 大学物理, 2022, 41(1): 19-. |
[8] |
应 涛, 裴延波, 王晓鸥, 张 宇.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在易辛模型中的应用[J]. 大学物理, 2021, 40(8): 29-. |
[9] |
江 萍, 杨华军, 蔡杨伟男, 秦 琰, 邬劭轶. 研究生光学仿真实践教学与科学探索能力培养[J]. 大学物理, 2021, 40(8): 50-. |
[10] |
王振林. “电动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 大学物理, 2021, 40(6): 53-. |
[11] |
黄永义. 原子中电子的四个量子数[J]. 大学物理, 2021, 40(5): 8-. |
[12] |
高绮妮, 郭政鑫, 邓浩仪, 欧阳敏. 光学萌芽时期的科学思维与中西文明对比[J]. 大学物理, 2021, 40(01): 80-84. |
[13] |
李睿航, 方爱平, 陈子龙, 齐颢然, 张笑儒, 程涵宇, 冯乐, 罗禧祯, 田蓬勃, 刘萍, 王小力. 基于耗散结构的贝纳德对流研究[J]. 大学物理, 2020, 39(12): 75-80. |
[14] |
周文渊, 张伯宇, 罗世平, 杨正波, 魏彦锋. 一个简单谐振子系统模型的模拟与计算[J]. 大学物理, 2020, 39(11): 72-75. |
[15] |
欧阳敏, 王金东.
光学史通识课程的设计
[J]. 大学物理, 2020, 39(10): 6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