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慧琴. 光学器件设计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J]. 大学物理, 2022, 41(5): 30-. |
[2] |
姜寒玉, 何 军, 丁作铭, 张开杨, 褚红燕. 基于迁移理论提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物理, 2021, 40(9): 37-. |
[3] |
魏慧玲, 马春旺, 毋琪雯, 史亚婕. 国内物理类和理工专业大学生创新成果分析———以2010 年来《大学物理》大学生园地栏目刊文为例[J]. 大学物理, 2020, 39(01): 61-65. |
[4] |
桑蕊蕊, 张雄, 张皓晶, 李肖, 王碧鸿. 一种验证动量定理成立的简易实验[J]. 大学物理, 2019, 38(6): 33-. |
[5] |
尹教建, 徐志杰, 张亚萍, 李书光, 郭雅慧. 普通物理实验全程式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J]. 大学物理, 2019, 38(3): 46-. |
[6] |
何文森,杨华军,蔡杨伟男,江萍,何书航,柯莎莎,秦琰. 光学仿真设计实践能力培养训练的思考与探索[J]. 大学物理, 2018, 37(7): 47-5. |
[7] |
杨阳,范洪义. 推导坐标、动量算符函数换序的新方法[J]. 大学物理, 2018, 37(10): 4-6. |
[8] |
沙依甫加马力·达吾来提,王剑华,吕腾博. 关于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有限性问题的思考[J]. 大学物理, 2018, 37(1): 11-13. |
[9] |
陈芳婷,乐永康,俞熹. 对“磁力小火车”的原理探究及实验验证[J]. 大学物理, 2017, 36(8): 56-61. |
[10] |
卢荣德,程福臻. 分层进阶探究题在“电磁学”教学中诊断功能及其应用[J]. 大学物理, 2017, 36(4): 61-65. |
[11] |
马天魁,高 建. 高校物理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 大学物理, 2016, 35(7): 1-3. |
[12] |
肖井华 杨胡江 李海红. 探索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融合,促进教研相长[J]. 大学物理, 2014, 33(6): 33-33. |
[13] |
张丙开 李京颍 倪致祥.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典型案例[J]. 大学物理, 2014, 33(11): 44-44. |
[14] |
任刚 马建国 杜建明 余海军 张秀兰. 基于算符正规乘积的若干厄米多项式关系式证明[J]. 大学物理, 2014, 33(1): 31-31. |
[15] |
胡海云 刘兆龙 宋克辉 王菲 缪劲松 苟秉聪. 面向卓越理工人才培养,建设大学物理精品课程[J]. 大学物理, 2013, 32(12): 4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