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雨婧, 陆建隆. 沃尔顿:从实验家到大先生[J]. 大学物理, 2022, 41(8): 52-. |
[2] |
赵芸赫, 马宇翰, 孙昌璞. 物理教育期刊对科研原始创新的推动[J]. 大学物理, 2022, 41(6): 1-. |
[3] |
胡永云. 气候系统和全球变暖
———解读 2021 年诺贝尔物理奖[J]. 大学物理, 2022, 41(2): 1-. |
[4] |
黄永义. 普朗克量子论的教学探讨[J]. 大学物理, 2020, 39(07): 25-28. |
[5] |
王若鹏. 由光制成的工具———201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J]. 大学物理, 2019, 38(2): 1-4. |
[6] |
施郁. 拓扑改变凝聚态物理 —201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大学物理, 2017, 36(2): 47-54. |
[7] |
徐新平,王 越,唐沈立,李井文. 中微子振荡及CP 破坏理论描述[J]. 大学物理, 2016, 35(11): 2-4. |
[8] |
卢杰[] 国秀珍[] 陆国会[] 韩力[] 曲延吉[]. 用于实验教学的激光高斯光束参数测量系统[J]. 大学物理, 2015, 34(5): 48-48. |
[9] |
张海君 张程 穆良柱. 瑞利散射演示实验的改进[J]. 大学物理, 2015, 34(3): 33-33. |
[10] |
梁灿彬[] 曹周键[]. 《从零学相对论》连载(27)[J]. 大学物理, 2014, 33(9): 62-62. |
[11] |
朱守华.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当代粒子物理学[J]. 大学物理, 2014, 33(2): 1-1. |
[12] |
李海. 量子霍尔效应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历程[J]. 大学物理, 2014, 33(12): 23-23. |
[13] |
王义遒. 把玩单个微观粒子的量子系统——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J]. 大学物理, 2013, 32(1): 1-1. |
[14] |
张立彬[] 张功[] 杨祖念[]. 美国大学物理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 大学物理, 2012, 31(6): 50-50. |
[15] |
张立彬[] 李广平[]. 美国一流大学文科物理经典教材的特色与启示[J]. 大学物理, 2011, 30(5): 5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