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历史回顾
收录情况
期刊订阅
论文撷英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5-20
著者文摘
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的二参数变分法研究
于凤军
2008, 27(5): 1-1.
摘要
(
699
)
PDF
(221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计算氦原子及类氦离子基态能量和波函数的二参数变分法,包括试探波函数的设计和基态能量表达式的推导,并用Mathematica5.0软件的优化计算功能方便快捷地计算出基态能量,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和部分所列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得精度较高,变分参数个数较少.同时强调交换对称性和量子态的交缠在双电子原子体系问题中的重要性.
双轴晶体光轴角的计算
胡慧君 王蜀霞 杨云青 牛君杰 耿晓菊 饶早英
2008, 27(5): 4-4.
摘要
(
1575
)
PDF
(193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坐标变换把折射率椭球方程X^2/n1^2+y^2/n2^2+z^2/n3^2=1从主介电坐标系Oxyz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坐标系Ox′y′z′中,这个新的坐标系Ox′y′z′可以通过将坐标系Oxyz绕原点旋转得到.只要使新的折射率椭球方程与x′y′平面的交线是一个圆,就可以确定z′轴就是晶体的光轴.由此得出了双轴晶体光轴角的计算公式.
用惠更斯作图法分析单轴晶体中的负折射现象
刘丽敏
2008, 27(5): 6-6.
摘要
(
684
)
PDF
(356KB) (
9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惠更斯作图法说明在普通单轴晶体中适当条件下也存在负折射现象,计算了发生负折射的临界人射角,推导了数值计算负折射角的方程.本文的工作有利于在教学中介绍左手材料及负折射现象时,给予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
对《质点从可自由移动的凹曲面上滑下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一点补充
刘世明
2008, 27(5): 10-10.
摘要
(
604
)
PDF
(138KB)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质点从可自由移动的凹曲面上滑下的时间表达式,用泛函得出质点另一种下滑轨迹的曲线方程,指出了质点沿此曲线运动时所用时间具有极小值.
斜面上任意抛射的最佳抛射角
杨月春[] 洪雪芹[] 戴景生[]
2008, 27(5): 12-12.
摘要
(
1064
)
PDF
(192KB) (
9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斜面上任意抛射的最佳抛射角和射程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考虑Magnus力的高尔夫球射程
鞠衍清[] 张风雷[]
2008, 27(5): 15-15.
摘要
(
708
)
PDF
(362KB) (
8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实际中有旋转的高尔夫球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计算表明,粗糙球比光滑球飞得远.球的自转会产生Magnus力,对射程有显著的影响,但球的旋转并非越快越好.
轴对称电荷分布非静态轴外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黄永顺 李子军
2008, 27(5): 20-20.
摘要
(
530
)
PDF
(382KB) (
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轴对称性,给出了轴对称电荷分布非静态轴外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旋光晶体的寻常折射率与左旋光和右旋光折射率的关系
李秀林
2008, 27(5): 26-26.
摘要
(
1018
)
PDF
(139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光的波动方程证明,若介质为旋光物质,则其极化率张量X一定有非对角对称的共轭虚元素,并导出了旋光晶体的寻常折射率no与左旋光折射率nL和右旋光折射率nR之间的关系.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对照,结果完全吻合.
用磁致旋光效应估测二维磁场分布
王益军[;] 严诚[] 李小俊[]
2008, 27(5): 28-28.
摘要
(
688
)
PDF
(437KB) (
3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服现有测量磁场方法只能单点测量的局限性,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提出利用磁致旋光估测磁场的方法,提高了磁场测量的效率,获得了磁场的直观分布.建立磁致旋光估测磁场的实验装置,测量了永磁体的磁场,用CCD采集了偏振光通过磁场的图像,通过程序处理可获得磁铁产生的局部磁场二维分布图,并可求得二维分布图上任意点的磁感应强度.
偶氮苯光致异构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的理论研究
黎爱珍[;] 李有君[] 朱伟玲[;] 王惠[]
2008, 27(5): 33-33.
摘要
(
691
)
PDF
(280KB) (
3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稳态条件下,反饱和吸收的偶氮苯分子光学双稳态的开关性能.先根据偶氮苯光致异构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影响偶氮苯反饱和吸收系数的因素,然后理论模拟其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分子的反饱和吸收可实现双稳态全光开关.增大偶氮苯分子的顺式基态吸收截面,减小热弛豫系数K能够降低反饱和吸收偶氮苯光学双稳态的开关能量;反式吸收截面大不利于反饱和吸收光学双稳态的形成.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
姚建永 张森
2008, 27(5): 37-37.
摘要
(
2432
)
PDF
(366KB) (
28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光纤Mach-Zehnder(MZ)干涉仪系统的结构.给出了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中信号光与参考光的干涉原理以及影响干涉光强的因素.同时也分析了光纤耦合器的交叉耦合,另外也给出了PZT的作用.阐述了光纤偏振控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传感臂偏振态的控制,最后给出了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系统的应用.
轿车冲撞行人过程的力学分析
贾常明
2008, 27(5): 41-41.
摘要
(
500
)
PDF
(219KB) (
3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建立力学模型,分析轿车冲撞行人的力学过程,对此进行了计算和讨论,进而得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使行人发生倒立时轿车车速的临界值.并提供了一种有效估算临界车速的方法.
强化演示实验,开展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
路峻岭 陈信义 王延吉
2008, 27(5): 44-44.
摘要
(
491
)
PDF
(160KB) (
6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对工科大学物理研究型教学的认识以及演示实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介绍我们的一些做法.
研究温度波的传播特性
王喆[] 苏为宁[]
2008, 27(5): 46-46.
摘要
(
800
)
PDF
(215KB) (
10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振动与波的原理,把样品上某点温度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看作一种振动,把这种温度变化向外传播的过程看作波动,引进温度波,说明样品上各点温度随时间、距离的变化;采用一维模型,写出温度波的传播方程.考虑到样品(铜棒)散热,引进衰减系数,描述温度幅度随频率及传播距离的变化关系.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实验数据,得到温度波幅度与角频率、位置的对应关系.根据温度幅度衰减公式拟合数据,算出基频及倍频对应的衰减系数.结果说明:衰减系数与温度波的频率相关,温度波的频率越高,衰减系数越大,温度幅度衰减得越快.
相对论条件下的三体衰变能量分布
王琢
2008, 27(5): 49-49.
摘要
(
1068
)
PDF
(283KB) (
7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在初动量为零时的等质量三体衰变问题.借助Dalitz图,研究衰变后能量在3个碎片中的分配关系,以及在Dalitz图中的形状.分析了在Newton经典力学、极端相对论和非极端相对论情形下的Dalitz图.在数学上分析图像差异,讨论其根源,并介绍其应用.
第一段
一本值得向大学物理教师推荐的物理学史书籍——《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读后
杨建邺
2008, 27(5): 52-52.
摘要
(
932
)
PDF
(168KB)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以前也是一个大学物理教师.我知道如果懂得一些物理学历史的知识,对于教学有极大的好处: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而且可以知道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可以传授思想方法.可是,这种符合大学物理教师的简明物理学历史读本,又很少见到;
编者按
Hobson文科物理教材选载②——臭氧枯竭和全球变暖
阿特·霍布森[] 周国荣(译)[]
2008, 27(5): 54-54.
摘要
(
573
)
PDF
(936KB) (
3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这次选登的内容来自Hobson的书的第9章,这一章讨论光的电磁波理论.在前面的几节里,第9.1节用电磁场解释光.第9.2节探讨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物理实体,并考察它对以太理论的冲击.第9.3节讨论电磁波谱.第9.4节研究来自太阳的辐谢.然后,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两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臭氧枯竭和全球变暖,这两个问题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面附近的辐射能谱,从而造成生态问题.第9.5节讨论氟利昂造成的臭氧枯竭,这使得大气层不能保护我们免于紫外线照射.不过,人类已经认识到防止臭氧枯竭的重要性,签订了臭氧条约,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第9.6节讨论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变暖,由于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与使用化石能源密切相关,而能量消费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因此在这方面达成全球性的协议很不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秦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