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20
      
    著者文摘
    重力场,运动积分与可积性
    鞠国兴
    2011, 30(3):  1-1. 
    摘要 ( 835 )   PDF (356KB) ( 10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重力场中质点系统的运动积分及其中的Runge-Lenz型运动积分与分离变量方法中分离系数之间的关系,也讨论了系统的可积性以及它与运动积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相对论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赵峥
    2011, 30(3):  5-5. 
    摘要 ( 785 )   PDF (644KB) ( 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关于相对论的几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例如爱因斯坦如何创建狭义相对论,牛顿的水桶实验,双生子佯谬等.
    二次型方法求解坐标与动量耦合的n维谐振子能量本征值
    张仲[] 卢纪材[] 吴献[] 张海鹍[] 金毅[]
    2011, 30(3):  11-11. 
    摘要 ( 783 )   PDF (326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于数学上的二次型理论,给出一种求解n维坐标与动量耦合的谐振子的普遍方法,并且运用该方法求出了二维和三维坐标与动量耦合的本征值.该方法给出的结论与其他方法相同,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并且由于该方法不需要求出变换矩阵的具体形式,使得运用此方法求解具有对称形式的哈密顿量的本征值问题变得简单,易计算出结果.该方法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代数方法.
    三维各向异性耦合谐振子哈密顿量的对角化
    冯进[] 凌瑞良[]
    2011, 30(3):  14-14. 
    摘要 ( 876 )   PDF (408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物理量的可测实在性,应用二次型理论,—般地解决了3个质量与3个频率均不相同、坐标和动量各自具有全耦合谐振子系统的哈密顿量的可对角化问题,并具体给出了哈密顿量对角化的标准形.
    弹簧的质心
    罗兴垅 罗颖
    2011, 30(3):  19-19. 
    摘要 ( 877 )   PDF (251KB) ( 8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据圆柱形弹簧的劲度系数公式和胡克定律,导出了形变前后有重量的弹簧上同一点相对于弹簧固定端的距离关系式,给出了弹簧非均匀形变的数学表述,讨论了弹簧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问题.
    小球与均质定轴杆的碰撞
    任才贵
    2011, 30(3):  22-22. 
    摘要 ( 876 )   PDF (268KB) ( 1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小球与定轴转动杆碰撞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进一步明确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特征,指出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物体不一定粘在一起共同运动的事实.
    用双极坐标求解带电导体圆柱和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间的电势
    陈钢 林焰清
    2011, 30(3):  24-24. 
    摘要 ( 820 )   PDF (246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双极坐标求解了带电导体圆柱和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间的电势分布,并对带电导体圆柱表面的电荷分布及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表面的电荷分布作了讨论.
    两种方法求解外场驱动含时谐振子系统
    夏小建
    2011, 30(3):  27-27. 
    摘要 ( 575 )   PDF (164KB)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代数动力学规范变换方法和相干态平均的方法,求解外场驱动下含时变频谐振子系统的时间演化算符,比较了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无限方势阱本征态的稳定性
    胡学飞
    2011, 30(3):  29-29. 
    摘要 ( 625 )   PDF (164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们用存活率(SP)的概念研究了无限方势阱本征态的稳定性,做了理论上的推导,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发现基态在外界的扰动下非常稳定,而激发态则非常不稳定,能级越高,越不稳定.
    RL与C并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精确值的计算
    汪小娜 单潮龙 王向军 肖昌汉
    2011, 30(3):  31-31. 
    摘要 ( 1599 )   PDF (345KB) ( 10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谐振电路中,品质因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一般教材对RLC串联谐振电路和RLC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讨论较多,品质因数一般定义为电压或电流之间的比值.对实际应用中较为常见的电感线圈和电容并联谐振电路,即RL与C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讨论较少.本文根据谐振电路储能与耗能所定义的品质因数,计算了实际中常用的电感线圈和电容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的精确值.
    分光计实验中光栅位置倾斜对测量谱线波长的影响
    蒋卫建 方本民 陈守川
    2011, 30(3):  34-34. 
    摘要 ( 741 )   PDF (444KB) ( 6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3种情况讨论了光栅位置倾斜对测量谱线波长的影响,利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作图估计其大小,并分别与仪器误差的影响作了比较,指出对于消减测量的系统误差,有些调整步骤是必要的,有些则是出于训练调整分光计的目的.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光学实验的探讨与实践
    纪延俊 杜玉杰
    2011, 30(3):  38-38. 
    摘要 ( 524 )   PDF (303KB) ( 7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这4个方面对光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提出实验与理论教师的兼职,课堂理论与具体实验仪器原理的结合,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划分实验教学单元,把演示实验与操作实验相结合,建立不同方位的考核体系.
    测量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的一种简易方法
    刘见 张文彪 李熊 黄英群 李宝河
    2011, 30(3):  41-41. 
    摘要 ( 729 )   PDF (305KB) ( 8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一种简易的方法测量了常温下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根据易挥发性液体的质量随时间逐渐减少的特点和盛放液体的容器加盖前后挥发的气体分子对容器作用力的变化,通过分析天平测量液体质量的改变得到挥发出来的气体分子对容器的作用力,利用变质量物体的动量守恒定理,测量得到了易挥发性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实验结果较好地与理论值符合.
    特殊的电像法研究多个导体球的相互作用
    严雪飞
    2011, 30(3):  44-44. 
    摘要 ( 851 )   PDF (375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广了一般导体和点电荷电像,用迭代电像法计算了两个导体球之间的作用力与电容,并做了推广以及精确性分析.进一步给出了多个导体球的一般计算方式.作为多导体球问题的例子给出了第三个无静电荷的导体球对两导体球体系的影响.给出了导体作用数值计算的具体方式,并且为导体相互作用实质提供了清晰的物理图像.
    变温霍尔效应中副效应的研究
    黄响麟 何琛娟 廖红波 樊洁平 王海燕
    2011, 30(3):  48-48. 
    摘要 ( 826 )   PDF (480KB) ( 1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P型锑化铟样品研究了变温霍尔效应中的副效应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副效应随温度非单调变化,并探讨了这一变化的原因,发现载流子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各种副效应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关于本科生量子力学教学的一些体会
    田光善
    2011, 30(3):  52-52. 
    摘要 ( 910 )   PDF (865KB) ( 12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简要介绍几年来我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量子力学A"课程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为了使学生们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我尝试着从科学史的角度进行讲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恰当地打一些比喻,对于学生们深刻领会某些相对来说抽象的概念也有很大帮助.
    用惠更斯作图法讨论单轴晶体中双波长双负折射现象
    刘丽敏 崔博勋
    2011, 30(3):  59-59. 
    摘要 ( 789 )   PDF (262KB) ( 9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的研究表明,在右手性的各向异性材料(如普通晶体)中一定条件下也会形成负折射,用惠更斯作图法可以清楚地说明普通单轴晶体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本文用惠更斯作图法说明在适当条件下,一束含有两种波长的光入射到单轴晶体中会出现双正折射、一正一负折射、双负折射等物理现象.以钒酸钇晶体为例,计算了发生负折射现象的临界入射角.本文的工作有利于在教学中介绍左手材料及负折射现象时,给予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
    《近代物理学中重大发现的再探索》连载⑩——波粒二象疑难及其认识
    倪致样
    2011, 30(3):  62-62. 
    摘要 ( 565 )   PDF (419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再探索的方式重现了人们提出波粒二象疑难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创立波动力学的过程,具体介绍科学探究中建立科学理论的类比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