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引用检索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历史回顾
收录情况
期刊订阅
论文撷英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微信公众号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3-20
著者文摘
软物质物理学及其创始人德热纳
卢森锴
2008, 27(3): 1-1.
摘要
(
1238
)
PDF
(372KB) (
9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热纳教授在获博士学位后的50年科学生涯中的学术思想、方法、成就;阐述了他开创软物质物理学的丰功伟绩;从而使我们对软物质物理学研究的内容、现状及意义有所了解与认识.
第一段
大师名作再出新版 《定性与半定量物理学》(第2版)
2008, 27(3): 4-4.
摘要
(
1296
)
PDF
(301KB) (
28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书是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教授在选修课讲义基础上编写的,第一版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赞誉,曾于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第三届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再版,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除了补充了一些作者多年收集的有趣的例子外,有的章节几乎重写了,比第一版大有改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清新动人。
著者文摘
扭摆系统中扭杆的等效转动惯量——圆柱杆扭转振动的研究
于凤军
2008, 27(3): 5-5.
摘要
(
855
)
PDF
(302KB) (
3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扭摆系统中扭杆的质量或转动惯量对扭摆运动的影响,引入一个概念:扭摆系统中扭杆的等效转动惯量.纠正了一些文献在相关问题上的误解.
狭义相对论中的重力及“潜水艇佯谬”
费保俊 孙维瑾
2008, 27(3): 9-9.
摘要
(
1068
)
PDF
(154KB) (
9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狭义相对论范畴内,如果考虑地球周围较小区域内的动力学问题,可以用均匀质量密度的无限大平面产生的重力场替代地球的史瓦西场,从而得到较为简单的重力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解释所谓的“潜水艇佯谬”.
三模坐标-动量耦合量子谐振子哈密顿量对角化的新方法
徐世民
2008, 27(3): 11-11.
摘要
(
802
)
PDF
(202KB) (
6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二次型理论构造一个幺正矩阵进行表象变换,将|x〉表象中的三模坐标-动量耦合量子谐振子体系的哈密顿量对角化,这不仅提供了一种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数学方法,同时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论文
作者来信
2008, 27(3): 13-13.
摘要
(
648
)
PDF
(76KB) (
1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著者文摘
光梯度力与激光捕获
喻有理 徐忠锋 李普选
2008, 27(3): 14-14.
摘要
(
953
)
PDF
(228KB) (
5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电偶撅子在非均匀电磁场中所受梯度力出发,用光的电磁理论和电解质小球的电偶极子模型,论述了介质小球在光场中所受兜梯瑗为与羌强梯度成正比,并以此来定量说明激光对介质小球的捕获原理.
利用动量定理直接推导弦线波速
杨景东
2008, 27(3): 16-16.
摘要
(
1042
)
PDF
(138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弦线波速的一种简洁的推导方法.
直线分布点电荷体系的电场线方程中曲线簇参数取值范围的确定
戴又善[] 胡海华[] 戴亮[]
2008, 27(3): 18-18.
摘要
(
783
)
PDF
(219KB) (
3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于沿直线分布的n个点电荷体系的电场线方程,给出了一种逐步调整的算法,由此可确定电场线方程中曲线簇参数C的取值范围.
对交直流电源并存的RLC网络总响应的算法研究
郑江云[;]
2008, 27(3): 21-21.
摘要
(
737
)
PDF
(293KB)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对交直流电源并存的大规模RLC网络的直流算法.该算法不需要进行电路的直流等效,而是直接改变该网络的改进的节点电压法矩阵参数,就可得到正确的直流响应,并由计算机方便正确地求出总响应.
构建等效模型研究2×N阶网络的等效电阻
曹秀华 谭志中 李颂
2008, 27(3): 25-25.
摘要
(
774
)
PDF
(224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更一般的2×N阶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通过分析2×N阶梯形电阻网络的结构特点,构建出电阻网络的等.效模型,并且构建巧妙的变换方法,给出了2×N阶梯形电阻网络的一个普适规律和趋于无穷时的极限规律.
静态球对称引力场中光线偏折的几何算法
宫衍香
2008, 27(3): 27-27.
摘要
(
866
)
PDF
(214KB) (
3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线的引力偏折和光在介质中的折射有统一的地方,本文采用几何光学的方法讨论星光掠过太阳时的偏折角度,所得结果和经典文献一致.
Gibbons-Maeda黑洞附近中微子场的熵
张正贺[] 梁桂荣[]
2008, 27(3): 30-30.
摘要
(
718
)
PDF
(257KB)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Gibbons-Maeda(G-M)时空背景下的线元出发,利用WKB近似,由自旋为1/2的中微子场方程求得径向波数pkr,在此基础上利用brick-wall方法计算了G-M黑洞附近中微子场的自由能和熵,并与标量场的熵作了比较,发现中微子场的主项熵是标量场的主项熵的7/8倍.
方势阱中束缚态粒子能级的数值方法和波函数的图示
尹建武 张勇和 李大农
2008, 27(3): 33-33.
摘要
(
1050
)
PDF
(255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数值方法求出了一维有限深不对称方势阱中束缚态粒子的能级和归一化波函数及其图示,所得结果在势阱深度趋于无穷大时与无限深势阱的结果一致.
量子阻尼振子产生的压缩
眭永兴
2008, 27(3): 37-37.
摘要
(
665
)
PDF
(200KB) (
3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求解一维量子阻尼振子的时间演化态.结果表明系统的时间演化态是压缩态.
用计算机实测变音钟受击发音频谱与温度的关系
陈东生[] 马民勋[] 张素材[] 宦强[]
2008, 27(3): 39-39.
摘要
(
1135
)
PDF
(311KB) (
7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计算机声卡接口与微型麦克风采集变音钟在不同温度下的声音信号,并对所得的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其振动谱、幅度谱等,使学生对变音钟的发音机理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的改进
朱博
2008, 27(3): 43-43.
摘要
(
969
)
PDF
(159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测定杨氏弹性模量的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探索,对杨氏弹性模量测量仪的关键性组件——光杠杆进行了有效改进从而彻底消除了光杠杆易翻落摔坏的隐患,使更换镜片方便,反射像十分易于寻找,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双“单电桥”法测量低电阻中的实用技巧例举
李龙海 史庆藩
2008, 27(3): 45-45.
摘要
(
775
)
PDF
(209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介绍了双“单电桥”法测量低电阻的基本原理与双“单电桥”法测量低电阻的几种实用技巧.
时间、空间与运动——狭义相对论及其伟大科学意义
周奇
2008, 27(3): 47-47.
摘要
(
1213
)
PDF
(859KB) (
9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狭义相对论诞生的历史背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新思维和创造性,发现自然界两条基本原理及其建立新的相对性时空结构理论及新的运动学定律的思路历程.由此揭示和证明时空相对性结构是一切自然界定律对相对运动保持其不变性和对称性的基础,也是自然界因果关系成立的基础,最后介绍从狭义相对论得出的自然界的一系列新奇结论和定律.
利用量子几何相位制作光纤偏振旋转器
黄光耀 黄延穗
2008, 27(3): 57-57.
摘要
(
966
)
PDF
(283KB) (
3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光纤中的量子几何相位(又称Berry相位),制作了单模光纤的线偏振光偏振面旋转器,并对器件进行了测量.实验数据表明,这种光纤偏振旋转器对光偏振面的旋转基本符合理论预计.对偏差进行处理后得到修正的定标公式,可更精确地反映出此光纤偏振旋转器的特性
编者按
Hobson文科物理教材选载导读——怎样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科学素质
阿特·霍布森
2008, 27(3): 61-61.
摘要
(
785
)
PDF
(286KB)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退休物理学教授阿特·霍布森(Art Hobson)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开设一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文科物理课程,并编写了教科书《Physics Concepts and Connections》.他的课程很受欢迎,这本书也极有特色,现在已出了第4版,在130多所美国大学中使用.由于这本书和他提倡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社会问题,2006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授予他密立根奖(AAPT的最高奖之一).新版的中译本不久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学秦克诚、刘培森、周国荣先生翻译) 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1)强调科学的认知过程,一切知识来自实践并最终由实验检验,特别是“我们怎么知道”一栏尤见特色,反对一切迷信和伪科学;2)不用数学的概念式教学,除E=mc^2外书中没有数学公式;3)教给学生最新的物理学,如对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粒子物理学中的大统一、弦假说、超对称、希格斯场等最新概念的介绍;4)讲授物理学的社会联系,对与物理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遍布全书,在介绍了有关的物理学原理之后紧接着讨论. 这本书的许多内容是别的物理教材中找不到的,为了让读者先睹为快,让更多的老师们更快地了解国外文科物理教学情况,本刊从下期起将选载本书的一些有特色的章节.本期先刊登霍布森教授的《怎样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民的科学素质》一文,作为以后选载的导读.